《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建设将进入高峰,行业智能化产品国产化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将大幅度提高,智能化工程企业年产值将大幅增长,到2020年,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望超过百家。随着国务院新出台的《意见》,大力扶持节能环保产业,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那么,我国建筑节能的三大现状如何?
◇ 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逐渐接近三成。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庞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 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加剧能源危机
直到2002年末,我国节能建筑面积只有2.3亿平方米。我国已建房屋有400亿平方米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总量庞大,潜伏巨大能源危机。正如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仅到2000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而建筑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5%。因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单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多排二氧化碳52万吨。如果任由这种状况继续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耗能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到2020年,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能力,这将会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我国处于建设鼎旺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以如此建设增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因此,如果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 我国建筑节能状况落后
亟待改善在70年代能源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与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问题。时至今日,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举例说明,国内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差许多。外墙的传热系数是他们的3.5至4.5倍,外窗为2至3倍,屋面为3至6倍,门窗的空气渗透为3至6倍。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每平方米6升油,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8.57公斤标准煤,而在我国,达到节能50%的建筑,它的采暖耗能每平方米也要达到12.5公斤,约为欧洲国家的1.5倍。例如与北京气候条件大体上接近的德国,1984年以前建筑采暖能耗标准和北京目前水平差不多,每平方米每年消耗24.6至30.8公斤标准煤,但到了2001年,德国的这一数字却降低至每平方米3.7至8.6公斤标准煤,其建筑能耗降低至原有的1/3左右,而北京却一直是22.45。
我国建筑用能浪费极其严重,而且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中国能源生产可能增长的速度,如果听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国家的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被迫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这将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建筑中积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能够大大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状况,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市场前景诱人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分析人士认为,2011年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行业市场规模超过650亿元,年增速超30%。随着《意见》出台,国家大力扶持节能环保产业,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同时,智能家居的发展和普及带来极大的市场商机和舞台,家庭自动化行业有望借势顺风发展。
追溯智能建筑历程发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崛起,房地产开发商发现了智能建筑的巨大商业价值,智能建筑开始迅速在中国推广。九十年代中后期,广东等沿海地区新建的高层建筑几乎号称是都智能建筑,并迅速向其他地区扩展。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技术在这一时期被引入智能化建设,并吸引了一大批通信网络和IT企业进入智能建筑领域,促进了信息技术行业对智能建筑发展的关注。
目前全国多个城市兴起建设绿色智能建筑的热潮。为抢占市场先机,物联网传感与国内排名靠前的5家大型房地产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正在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积极打造绿色智能建筑。
行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智能建筑最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许多公共设施,高层建筑,甚至住宅小区都要求智能化,智能建筑热就要到来或已经到来。
针对智能建筑市场的情况,深圳自动化学会会长主临宁曾指出:,“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筑行业发展密切相关,我国的智能建筑在建筑领域里面占的比例比较少,对比一些在智能建筑领域发展较好的发达国家来看,普及的比例还是比较低。但是从近六年的时间来看,智能建筑的市场份额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增长速率比较快。”
可以说智能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一大趋势。智能建筑的发展,依赖于建筑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等多方面技术的发展,它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和充实起来。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它的发展也是建筑发展的参照物。
综合布线成为衡量智能化建筑的重要标志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配置是否成套,技术功能是否完善,网络分布是否合理,工程质量是否优良,这些都是决定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在智能化建筑为用户提供更好地服务中,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社会总的趋势是越往后发展变革越快,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而智能建筑要能够适应这种科技进步的发展需要,以及由于科技进步而引起的社会变革的要求,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就必须做到重视综合布线。综合布线在必要时也能重新布置建筑物的平、立,剖面,满足今后的发展变革对建筑环境的要求,提供今后改造的可能性。其采用的相同传输介质、物理星形拓扑结构,将所有信息通道通用,传输语音、数据、图像以及各类控制信号。 |